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域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近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公布了2020年全国各县级单位人口数量、结构及家庭居住状况等多项指标,其中之一是户籍登记地外乡镇街道人口数据。
第一财经记者基于该数据整理发现,截至2020年,21个县域省外流入人口超过20万人,全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 其中义乌、昆山、慈溪、晋江四个县级市省外流入人口超过70万人,居全国第一梯队。 位居第一的义乌,省外流入人口达到88万人,约每2人中就有1人来自省外。
这四个大城市领先
数据显示,4个县域省外流入人口超过70万人,远多于其他县域,分别是义乌、昆山、慈溪、晋江。 这4个县级市正好是全国4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进入大城市行列的县级市。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商户云集。 数据显示,义乌省外流入人口达到88万人,占义乌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47.3%。 也就是说,约每2人中就有1人来自省外。
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分析第一财经说,义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产业优势,主要是以小商品为特色发展起来的,但小商品的覆盖面比较强,不仅遍及全国,而且能级的提高,很多
数据显示,到2021年义乌实现年进出口总额3903.05亿元,增长24.7%。 出口3659.12亿元,增长21.8%。 全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715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电子商务内贸易交易额2701.48亿元,同比增长19.9%。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13.57亿元,同比增长16.4%。
昆山省外流入人口达78.3万人,居第二位,占昆山常住人口的37.4%。 另外,昆山常住人口中,32.4万人来自省内其他县。部分合计达到11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过半。
昆山市被称为“中国最强县”,GDP连续18年位居县域第一。 2021年底,昆山拥有1千亿级IT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产业集群和12百亿级产业集群; 每年4529万台计算机,3380万台移动通信手持机。 在先进的产业基础上,昆山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 另外,因为离上海很近,昆山的外来人口中,有部人在上海工作,住在昆山。浙江慈溪和福建晋江两地省外流入人口也超过70万人。 其中,慈溪省外流入人口达77.8万人,占慈溪常住人口的比重达42.5%,这一比重仅次于义乌。 慈溪又名“家电之都”,与青岛、顺德并称为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 其中,2021年慈溪生产家用电风扇1467.84万台,增长36.9%; 家用电热烘烤器具5111.85万台,增长9.2%; 家用电热供暖设备1064.04万台,增长37.8%。 今年慈溪暖气片出口特别是对欧盟出口大幅增加,受到广泛关注。
晋江有“中国鞋都”之称,在制鞋领域,先后出现了安踏、361、特步、鸿星尔克等一系列知名运动品牌。 此外,在服装产业方面,晋江还有七匹狼、柒牌、劲旅、九牧王等知名品牌和恒安这样的生活用纸龙头企业。
主要分布在哪里
除义乌、昆山、慈溪、晋江外,其他县域省外流入人口均低于50万人,其中常熟、余姚、瑞安、乐清数据超过40万人,排名第五至第八。
从省外流入人口超过20万人的21个县域来看,共有12个县域来自浙江省,达到了57%。
这12个县域中,5个来自杭州湾沿岸,分别是宁波下辖的慈溪、余姚市、嘉兴下辖的桐乡、海宁及绍兴下辖的诸暨; 浙中地区,即金华辖下义乌、永康、东阳三地; 浙南地区的温州和台州分别有两个县级市,分别是温州下辖的瑞安和乐清、台州下辖的温岭和玉环。
汤海孺表示,浙江许多县域经济发展强劲,带来了对劳动力的需求。 浙江轻工产业发展很快,对劳动力需求很大。 同时,浙江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均衡,各县有各自优秀的特色经济、块状经济,已经大大消化了当地剩余劳动力。 因此,这些县域的外来人口中,来自本省其他县的比较少,来自外省的比较多。 此外,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较好,不少人虽然是“小老板”,却在招募大量外来劳动力。
除浙江省外,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省有6个县域省外流入人口超过20万人,全部部来自苏南的苏州、无锡两市。 其中,最牛地级市苏州下辖4个县级市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名列部,昆山、张家港、常熟经济总量长期名列县域前五。 来自无锡的两个县域分别是江阴和宜兴,去年江阴GDP位居全国县域第二,宜兴排名第七。21个县域中有2个来自福建民营经济大市泉州,即晋江和石狮。 石狮和晋江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排名前两位的县域。 厦门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丁长发表示,晋江、狮子鞋服、纺织、食品、建材等产业非常发达,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吸纳的外来就业人口多,人口密度也高。
另一个县域来自河北,也就是廊坊管辖的三河,这也是21个省外输入人口超过20万的县域中,唯一来自北方地区的县域。 三河省外流入人口多,与临近北京、从北京进口多有关。 特别是在北京工作的人很多,住在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