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月底,人民银行重启千亿元级逆回购操作。 10月25日,人民银行进行2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同上一次持平。
业内人士表示,受10月份税期和国债发行支付等影响,流动性和阶段性有所收敛。 人民银行迅速开展大宗逆回购操作,为稳定流动性提供了厚厚的“安全垫”。
维持月末流动性稳定
10月以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呈现“滴灌”状态。 国庆长假后连续十几个工作日,人民银行每天只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 10月25日,人民银行进行大额投资,开展2300亿元逆回购操作。 当天,由于20亿元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2280亿元。
对于此次大额投放的原因,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表示,在个税高峰期,受国债发行支付等因素影响,月末流动性将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日前的通知,10月申报纳税期限为10月25日。 业内人士表示,税期兑现对资金利率的影响将在10月26日至10月27日显现,流动性有可能逐步收敛。 同时,跨月资金需求可能与税期重叠,或扩大流动性波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卢飞鹏认为,10月份作为传统的纳税大月,将对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 “此时,如果进行大宗逆回购操作,个税高峰等因素导致的流动性将会收紧,短期流动性将趋于稳定。 ”他说。
广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预计,11月初流动性将逐渐宽松。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市场操作力度加大,人民银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业内人士期待后续人民银行继续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投放流动性。
合理充裕地保持流动性是当前推动宽信用、支撑稳增长的基础。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22年三季度例会上强调,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使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一致。
“预计年底前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货币市场利率将保持平稳运行。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师明显地说。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认为,使用足够的额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力地补充流动性。
市场人士认为,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壮大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