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IMD )发布的2022年IMD世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显示,中国在世界排名第17,见证了中国数字竞争力的奇迹。 这个成绩远远超过了日本第29位的排名。
五年来,中国的排名从第31位上升到第17位
由IMD世界竞争力中心(简称WCC )编制的“IMD世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进入第六个年头,共有63个经济体衡量了采用和探索数字技术的能力和准备程度,并将其作为商业、政府和更广泛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根据2022年发布IMD全球数字竞争力排名,今年前五大经济板块分别是丹麦、美国、瑞典、新加坡和瑞士。
中国从2017年的31名上升到2022年的17名,5年间上升了14名。 相反,日本持续下降,从2021年的28名下降到2022年的29名。 美国排名也全面下降,连续5次位居第一,之后跌至第二。
中国的数字竞争力为什么会变强?
上海社会科学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易在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美国排名下滑是不难理解的。 他说,美国近年来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地缘政治之外,还没有在数字建设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去美国后,就会发现网络的状态等非常不稳定”。
对于中国的排名,李易表示,中国的数字竞争力基础很好,包括网民规模、网速等都在提高,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中国运营商在5G转型阶段也是最快的。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5G网络建设加速推进。 截至8月底,5G基站总数达到210.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9.8%,比上年末提高5.5个百分点。 其中1-8月新建5G基站67.7万个。
“中国的数字竞争力还体现在渗透率方面,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各种数字APP应用,都要求中国人熟练掌握,网络课程、优化APP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数字APP的渗透率。 ”李易称。
李易还强调,在疫情中,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具有重要作用,这不是其他国家和一些商业平台能够提供和实现的,这些实际上是数字竞争力的体现。
据介绍,《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年,2017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2.9%到39.8%对于美国的排名下降,WCC解释说:“最大的原因是技术因素,在排名中,尽管保持了比较强的地位,但发现、理解、构筑新技术所需的专有技术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对于日本排名下滑的问题,李易表示,从排名中可以看出,北欧一些国家排名靠前。 北欧人少而富裕,本排名应考虑人口,与国家主体平均数字化能力有关,但由于日本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传统,如现在一些人群中流行电话点餐、预约等,排名下降
排行榜是怎么决定的?
公开资料显示,IMD是全球顶尖的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学院,其发布数据经常被全球各大媒体引用,IMD世界数字竞争力排名如何确定,权威在哪里?
WDC排名方法将数字竞争力定义为三个主要因素:知识、技术和未来准备。 各因素又分为三个子因素,这九个子因素共包括54个标准。
其具体算法比较复杂,各子元素独立于其包含的标准数,在结果的整体合并中具有相同的权重,约为11.1%(1009 )。 然而,每个子元素不一定具有相同数量的标准。 例如,评估培训和教育需要比评估it整合更多的标准。
标准可以是分析竞争力的软数据,如公司灵活性,可以是分析数字竞争力的硬数据,如互联网带宽速度。 硬标准在总体排名中的权重为2/3,调查数据的权重为1/3。
有分析认为,WDC排名方法考虑了未来的准备情况,不仅是当前数字竞争力的体现,也代表了对未来竞争力的预测,这也是人们关注该排名的原因之一。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