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netuyo”最近在癫痫中发现大脑部病变坏死。 台北市立动物园相关负责人24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团团”病情不容乐观,不少台湾民众通过网络表达对“团团”的祝福和担忧。
健康状况持续下降
“熊猫‘网约猫’连日来活动力持续下降,躺下休息的时间明显增加,食量和精神状态都下降,后肢无力,行走状态不再像以前那样。 ”负责人说。
根据园方当天公布的日常观察记录,“团子”竹类采食量为6.6公斤,与9月平均12.3公斤相比显著下降。 排便量8.4公斤,比9月平均11.3公斤明显减少。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大型猫熊“团团”从8月31日开始观察到异常行为,园方迅速进行诊治,至10月15日未发生疑似癫痫症状,进食状况和活动力也有所恢复。 原定于10月18日与民众重逢,但10月16日再次出现症状。
台湾人民祝福忧虑
这位负责人表示,自2008年在台北安家以来,憨态可掬的熊猫“团团”“圆圆”备受民众特别是孩子们的喜爱,2013年和2020年生产了“圆圆仔”和“圆圆宝”,很多民众都在这个熊猫家庭里此次“抱团”生病后,民众忧心忡忡,通过网络送上祝福。
特别是台北市立动物园24日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团体”健康状况照片帖子中,6小时内近万人留言表达了深切的祝福和关注。
“心疼。 快点打起精神来哦! “一定要度过难关,请医疗队。 ”“团圆仔宝是完美的组合,完美的猫熊家庭,缺一不可! “谢谢您在我们美好的时间陪我。 现在,我们为你加油! “虽然非常遗憾,但是加油”……
两岸专家共同应对
这位负责人告诉中新社记者,“团”健康状况出现后,台北市立动物园与位于四川卧龙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保持联系。 双方专家通过在线交流,共同分析“团”发病影像,交流病程、用药等。 沟通渠道畅通,未来不排除邀请大陆专家来台就诊。
目前,专家针对症状给予药物、输液以缓解“团”的疼痛和不适,从日常饲料中添加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同时增加浇水次数以维持体力和精神。另据中时新闻网报道,22日,大熊猫“团团”将与第2大脑部MRI (核磁共振)进行相关检查,初步影像将被医疗专家诊断,获得更全面的资料后公布。 (完) )。